比特币生亡战为人往事江湖那些不知的死存
说实话,看着现在比特币被华尔街大佬们追捧的样子,谁能想到三年前它还差点被偷梁换柱?我至今想起来都心有余悸。那时候BCH集团来势汹汹,不仅要篡位,甚至连"比特币"这个金字招牌都想一并夺走。 为什么现在又要翻这些陈年旧账?实在是看不过眼某些人还在颠倒黑白。作为当年的亲历者,我觉得有必要把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说清楚。 说起比特币分叉这事,现在的新人可能觉得稀松平常。但在当时,这简直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。我亲眼见证过多少曾经的好友,因为站队不同而反目成仇。BCH集团对币信的恨意,甚至发展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——他们可以花几个月时间伪造资料,就为了让谣言看起来更可信。 这一切的根源,说到底还是利益。2017年那会儿,比特大陆为了推动BCH分叉可谓无所不用其极。他们把矿机优先卖给支持分叉的人,还只收10%的首付,相当于给了5倍杠杆。这招太狠了,很多人就这样被"收买"了。 记得当时神马矿机的创始人杨作兴来找我聊创业时,我就意识到必须支持他。为什么?因为比特大陆已经垄断了矿机市场,这对去中心化的比特币来说太危险了。事实证明这个判断太对了。 BCH最阴险的一招是他们的"紧急难度调整机制"。简单来说就是:如果12小时内不出块,难度自动降20%。这个看似自保的设计,实际上是个致命陷阱。一旦难度降下来,矿工为了逐利就会蜂拥而至,而比特币的算力就会被抽空。 他们计划得太完美了:分叉后立即撤走算力让难度下降,然后拉盘吸引矿工,让比特币网络陷入瘫痪。这简直是个无解的阳谋——直到币信出手。 我永远记得那个惊险时刻:当BCH集团撤走算力准备发动攻击时,突然有神秘算力进场维持出块。那些隐藏了地址的矿工,硬是顶住了每天上百个比特币的亏损,守护了比特币整整两周!后来才知道,这就是币信的自有算力。 气急败坏的BCH集团用专利官司逼我们撤出矿场。虽然官司我们赢了,但矿机还是被迫搬离。这笔账算下来,光挖矿收益就损失了几千个比特币,放在今天值几个亿。但我觉得值——毕竟保住了比特币的命脉。 现在回想起来,最讽刺的是那些曾经的比特币布道者,转身就成了最疯狂的反对者。他们编造比特币拥堵的谎言,甚至不惜发动粉尘攻击制造假象。这不就像杀毒软件公司自己制造病毒一样无耻吗? 这些年比特币越活越好,而那些分叉币大多已经销声匿迹。作为亲历者,我最大的感悟是:在区块链的世界里,正义可能会迟到,但永远不会缺席。矿机江湖里的恩怨情仇
惊心动魄的算力攻防战
玉石俱焚的反击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马来西亚区块链周:一场科技狂欢背后的国家雄心
- 隐私与监管的博弈:Vitalik新论文引发的深度思考
- 三尺讲台外的温暖 王老吉药业这样为教师充电
- Friend.Tech:一场来得快去得更快的社交金融泡沫
- 金融巨头摩根大通迈入区块链新时代:存款代币或将重塑支付格局
- 深入剖析Flashbots:以太坊MEV困局的破局者
- Coinbase投资价值剖析:加密寒冬中的潜行者
- 稳定币:数字货币世界的压舱石
- 8月26日加密市场深度分析:反弹or继续下探?
- Web3时代:当个体价值遇上群体认同
- IC Ghost:当MEME币遇上社区自治,ICP生态能否借此翻身?
- 当比特币挖矿收益缩水,市场转机或许正在酝酿
- 比特币强势反弹:数字黄金重新闪耀26,000美元高地
- 当经济学家遇上现实:克鲁格曼与通胀的尴尬对话
- Footprint Analytics亮相Token 2049:用数据说话,赋能区块链未来
- 九月抄底黄金期:如何在市场筑底阶段把握投资良机
- 支付巨头的加密突围战:VISA如何谋篇布局?
- 比特币狂欢时刻:400点暴利背后的投资智慧
- 通胀高企之际,为何我依然看好比特币的短期爆发?
- 百年银行巨头转身:德意志银行正式进军加密货币托管市场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