奔界的行成为何纷中以太央银坊正纷投大公链世链为区块三
说来讽刺,在加密寒冬里,我们反而看到了区块链世界最现实的商业抉择。作为一个浸淫加密行业多年的观察者,我不得不说现在的项目方们终于摘下了理想主义的滤镜。 记得2021年牛市时,我跟硅谷一位风投朋友聊天,他信心满满地说:"区块链的未来是百万条链并存"。我当时就给泼了冷水——维持共识机制的代价,可不是谁都付得起的。 看看现在的情况吧:以太坊gas费居高不下,Solana时不时宕机,Cosmos生态的代币通胀率动辄两位数...这简直就像是维持一支常备军的开支,对小型城邦来说根本吃不消。 举个例子,去年Cosmos生态某条链每个月要增发价值300万美元的代币来激励验证者,结果链上实际手续费收入连30万都不到。这种赔本赚吆喝的生意,在熊市里根本难以为继。 有意思的是,以太坊正在悄然扮演起Web3世界的"美联储"角色。上周参加旧金山的一个开发者聚会时,听到一个精妙的比喻:以太坊就像金融体系的清算所,而其他链就是各家商业银行。 三大公链最近的转向印证了这点:Eclipse:这个号称"缝合怪"的项目很有意思,它把Solana的执行效率、Celestia的数据存储和以太坊的结算安全缝合在了一起。就像特斯拉用了松下电池和博世电机,但品牌是自己的。Canto:这个Cosmos系的项目转型最彻底。他们团队私下跟我说,受够了Cosmos生态的流动性碎片化,决定all in以太坊生态。Astar:日本团队的务实作风在这件事上展现得淋漓尽致。一边说着忠于Polkadot,一边身体很诚实地拥抱以太坊L2。 我跟Paradigm的一位研究员聊过这个话题,他打了个比方:现在的区块链就像19世纪的美国铁路公司,最后活下来的不是铁轨铺得最多的,而是接入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那些。 这让我想起前几天看到的一个数据:以太坊L2的TVL在过去半年逆势增长了47%,而独立L1普遍下跌30%以上。用户在用脚投票——他们想要的是既安全又便宜的链,而不是标新立异的共识机制。 不过话说回来,这种集中化趋势也让人隐隐担忧。就像现实金融体系过度依赖美元会产生系统性风险一样,整个Web3过度依赖以太坊是否健康?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持续观察。共识的成本困境
以太坊的"中央银行"效应
Rollup时代的生存法则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TOKEN2049干货:那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加密新玩法
- 11.22 加密货币市场的告别与重生:一位传奇落幕后的投资思考
- 区块链应用开发三部曲:合约、DAPP与Swap的实战解析
- Coinbase打响加密货币政治保卫战:2024大选成行业关键转折点
- 当铁饭碗遇见摇钱树:深度解析国企红利投资新机遇
- 深夜复盘:数字货币市场惊现过山车行情后的投资机会
- 10月19日比特币市场观察:震荡中的机会与风险
- 11.21行情复盘:精准埋伏后的市场走势分析
- 欧普照明数字化转型启示录:财务如何与业务共舞?
- 深夜伏击后的市场走向:洪伟实战复盘与早盘策略
- Solana绝地反弹:这次能走多远?
- 10月24日主流币市场观察:当行情突然调皮时我们该怎么办?
- 比特币2025年或迎历史性突破:一位分析师的大胆预测
- 这个满分不容易:泛生子实验室连续三年交出完美答卷
- 币市观察:高位震荡中的交易机会把握之道
- 重磅!特朗普打开养老金闸门 加密市场迎来巨鲸玩家
- 以太坊解质押潮暗藏危机?市场屏息等待鲍威尔年度重磅讲话
- 重磅升级!NvirWorld祭出N-Hub V2,早鸟福利不容错过
- 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熊市阴云未散,高位做空仍是王道
- 当BRC20热浪遇上比特币震荡:一个老韭菜的真心话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