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是为何经之新玩投机坏事,而法路是必
Variant Fund的投资合伙人Derek Walkush最近提出了一个颇有意思的观点:在DeFi领域,投机其实是一把双刃剑——用好了就是开启成功的金钥匙。这让我想起去年火爆一时的Friend.tech,靠着"社交key"这种新奇的投机资产,硬是让用户像疯了一样涌入。说实话,在DeFi世界里,这种"先投机,后正名"的套路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。 作为一个在加密圈混迹多年的老鸟,我见过太多DeFi项目死在起跑线上。为什么呢?因为新协议就像个没人敢碰的烫手山芋。普通用户谁愿意拿真金白银去测试一堆陌生代码啊?我记得有个项目创始人跟我诉苦,说他们花了三个月搞技术开发,结果上线后一周内只吸引了2000美元TVL,那叫一个惨。 这就引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:DeFi不是传统金融的"升级版",而是一套全新的金融基础设施。就像90年代互联网刚兴起时,第一批上网的都是些技术宅一样,现在敢玩新DeFi的也都是些"加密原住民"。这群人最爱的就是高风险高回报的游戏,你说他们傻吗?其实不然,他们才是真正推动创新的急先锋。 说到投机策略,现在项目方玩得可花了。空投、流动性挖矿、杠杆挖矿...花样百出。但关键是要记住:投机只是引子,不能当饭吃。我最佩服Uniswap的做法,早期靠着长尾代币的高波动性吸引了大量投机客,现在呢?人家连ETH/USD这种主流交易对的深度都能跟CEX掰手腕了。 Compound也是个好例子。还记得2020年夏天那波流动性挖矿热潮吗?当时Compound的TVL在两周内暴涨6倍,现在人家都获得标普评级了,机构投资者排着队往里存钱。这说明什么?说明投机可以帮你快速起量,但最终还是要靠产品硬实力说话。 总有人说加密行业要摆脱"赌场"的标签。这话听起来高大上,但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:从17世纪的荷兰郁金香泡沫到19世纪的美国铁路股狂潮,哪个新兴金融市场不是从投机开始的?我最近读了一本1688年出版的书《混乱的混乱》,里面描述的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简直就是现代加密市场的翻版。 所以我觉得,与其急着和投机划清界限,不如好好想想怎么把投机这把火点得更旺,同时确保项目不会引火烧身。毕竟,没有当年的投机狂热,哪有今天的华尔街?DeFi要走的路,其实前辈们都走过了。 【作者简介】Derek Walkush是Variant Fund投资合伙人,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,不代表投资建议。DeFi冷启动的尴尬:没人愿意当小白鼠
投机不是终点,而是起点
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机构大举入场?CME比特币期货持仓突破50亿美元大关释放重要信号
- 微Rollup:创新革命还是营销噱头?一位开发者的深度思考
- 比特币再现下跌魔咒?26000美元关口失守背后有何玄机
- 一文读懂多链代币开发:区块链世界的跨界桥梁
- 财富管理新格局:汇丰双牌照战略背后的故事
- 比特币横盘背后的博弈逻辑:散户如何见招拆招
- Layer2赛道背后的隐形冠军:数据可用性(DA)的博弈
- 加密市场风云变幻:SHIB、XRP和SOL最新动向解读
- 黑色星期五的魔咒:我们能否预见那些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?
- 深度解析|Mintlayer:让比特币重焕生机的DeFi新星
- 当别人恐惧时:加密货币的黎明前夜
- 以太坊大佬的预言:美国终将拥抱加密世界的革命性浪潮
- 虚拟资产投资热潮下的冷思考:一场干货满满的行业头脑风暴
- PERP上演疯狂过山车行情:三天暴涨188%背后的资本游戏
- 比特币命悬一线:死亡交叉威胁下,2.5万美元支撑位还能撑多久?
- 传统银行的区块链突围:澳新银行代币化资产测试引发行业思考
- 2025年9月:区块链圈子的疯狂与理性
- 黑客事件余波未平:CRV交易量惊现自由落体后的行业思考
- 当马斯克遇上狗狗币:一场和解风波掀起的加密市场涟漪
- 当FTX这颗雷爆炸后,SOL币将何去何从?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