币的未来技术戏革从T密货命与衍游看加生品生态
说实话,这次没去成Token2049真的特别遗憾。原本期待已久的"网友见面会"泡汤了,只能隔着屏幕看大家分享见闻。不过作为在投资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,我想从另一个角度聊聊最近观察到的一些有趣现象。 最近几个月有个特别明显的趋势 - 几乎所有新项目都在盯着衍生品赛道。这让我想起2017年ICO热潮时人人都想做交易所的场景。不过这次不一样,现在的衍生品DApp越来越像中心化交易所了。 你能想象吗?现在连邮箱注册、VIP会员卡、交易返佣这些CeFi的玩法都出现在了链上。我在测试某个新产品时,差点以为自己在用币安!但话说回来,这种趋同未必是坏事。当链上产品能提供媲美中心化交易所的体验,同时又保持区块链的透明和安全,这不正是我们一直期待的吗? 有趣的是,Friend.Tech的模式让我灵光一现。如果把社交金融的概念用在衍生品市场上会怎样?想象一下,顶级交易员可以发行自己的"股份",投资者通过持有这些"股份"分享交易收益。这不就是基金经理和LP关系的去中心化版本吗? Ton最近真的是火得一塌糊涂。我朋友圈里十个投资人九个在问:"Ton上有什么好项目?"说实话,这股热情让我既兴奋又担忧。 记得去年第一次用Ton钱包时,我就被它的流畅度惊艳到了。但问题是,Telegram那8亿月活用户真的会买单吗?从我们接触的项目来看,目前Ton生态还处在早期复制粘贴阶段。那些期待中的"杀手级应用",恐怕还得再等等。 不过话说回来,光是一个内置钱包就能让整个圈子沸腾,不正说明大家对真正破圈产品的渴望有多强烈吗? 最近见了一批游戏团队,发现这个赛道正在发生有趣的分化。一边是"披着Web3外衣"的Web2.5游戏,画质玩法直逼3A大作;另一边则是充满理想主义的全链游戏,虽然现在还略显粗糙。 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:现在游戏团队的配置往往是"3个前腾讯/网易大佬+1个加密货币OG"。前几天还碰到个传奇制作人,他跟我说:"在Web2我已经做到头了,Web3才有重新定义游戏规则的机会。" 说实话,看着这些曾经创造过爆款的大佬们all in Web3,我更加确信游戏将会是下一个引爆点。 ZK现在给我的感觉,就像2015年时的智能合约 - 大家都知道它很重要,但具体怎么落地还在摸索。不过最近涌现的协处理器概念确实让人眼前一亮。 我特别喜欢Celer团队的那个比喻:这相当于给智能合约装上了Dune Analytics的能力。想象一下,以后开发者可以像用Google BigQuery那样调用区块链数据,这能解锁多少创新啊! 虽然市场确实很冷,但我看到的却是:最聪明的人正在涌入这个行业。前几天看一个项目,团队里清一色的哈佛MIT,还有从谷歌、高盛跳槽过来的。这让我想起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的2002年 - 当时留下来的,后来都成了改变世界的人。 所以别太在意短期的波动。在这个行业,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。保持耐心,继续建设,该来的总会来。衍生品:CeFi和DeFi的界限正在模糊
Ton生态:8亿用户的想象空间有多大?
游戏:两条截然不同的进化路径
ZK技术:超越扩容的无限可能
写在最后:为什么我依然充满希望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比特币蓄势待发:27,500美元关口或将告破
- 场外交易:那些你不得不防的暗礁
- 2025年9月:区块链圈子的疯狂与理性
- 当金融巨头纷纷入局:EVM正在成为华尔街的新基建
- 通胀数据意外走低,加密市场迎来暖风
- 香港稳定币监管风暴来袭:企业生存指南
- 8月18日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如何在这波下跌行情中把握机会?
- 全球瞩目的经济华山论剑:杰克逊霍尔年会即将引爆市场
- 成都Web3创业者的避坑指南:一场干货满满的思想盛宴
- 卡尔达诺(ADA)在熊市中逆袭:这次真能突破1.5美元大关?
- 市场观察:当币圈与股市同步跳水,我们该警惕什么?
- 重磅!招行打破传统金融边界 香港加密交易市场迎来国家队
- 一位教育老兵的心声:别让在线喧宾夺主,教育本质才是关键
- 8月26日加密市场深度分析:反弹or继续下探?
- Cathie Wood的投资哲学:如何在加密市场中发现下一个风口?
- 美联储准掌门鲍曼的野心与焦虑:一个监管者的两难抉择
- 8月27日关键数据来袭:币圈老手教你如何应对市场变局
- 以太坊新势力:企业国库正如何重塑ETH生态格局?
- 币圈风云:8.31比特币与以太坊的震荡博弈
- 今夜CPI数据引爆市场,以太坊强势领跑,比特币能否后来居上?
- 搜索
-